首页 国家干部 下章
第63章
 六十三

 省委‮记书‬郑治邦到了离省委门口不太远的胜利街林业厅招待所时,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。

 尽管昨晚已经知道嶝江的群众可能会来省委请愿,但到今天上午请愿群众如期而至时,人数之多,规模之大,还是让郑治邦深震惊。

 特别让人吃惊的是,这些人中,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是外地在嶝江打工的民工、下岗职工和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‮生学‬。其中竟然还有几十个残疾人和一个濒死的危重病人!

 他们竟然都是专程来声援夏中民!

 有一条横标⾜有十几米长,上面的大字歪歪扭扭,刺眼夺目:“郑‮记书‬,请您为嶝江的百姓留住的好⼲部夏中民!”

 夏中民,一个市管⼲部,作为省委‮记书‬,他并不是不了解。但本没想到这个名字在老百姓中间竟会这么响亮!

 就在几天前,他还做过一个有关嶝江市副‮长市‬夏中民侮辱工人的批示:像夏中民这样暴对待工人的事件,一定要严肃查处!他还批示让省报全文登出,并在全省范围內开展一次大讨论,以此⼊手进一步改善⼲群关系。然而刚刚过去没有几天,却从嶝江赶来了数以千计的老百姓,‮坐静‬在省委门口,要求他给嶝江留下这个的好⼲部夏中民!而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嶝江,此时此刻,据说有十几万的⼲部群众正站在大街上为这个夏中民请愿,坚决要求不让夏中民离开嶝江!

 这对自己的批示,简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!

 作为一个省委‮记书‬,对自己手下的⼲部究竟该怎么去了解,又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?看来这真是一个大问题!

 仅仅只是从文件到文件,从批示到批示,从材料到材料,从会议到会议,又怎么能清楚⼲部们究竟在做什么?群众到底満意不満意,喜不喜

 他记得一个即将卸任的老市委‮记书‬曾发自肺腑地对他说过,这么多年来,我们考察提拔⼲部,走访询问的对象几乎清一⾊的都是⼲部。

 于是我们提拔的⼲部,都只能是⼲部说好的⼲部;想被提拔的⼲部,都只能去讨好取悦方方面面的⼲部。一级一级如果都成了这样,那我们的⼲部除了只能代表⼲部的利益,又还能代表谁的利益?这些年,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完善⼲部任用机制,但沿用的办法基本上还是过去的那一套。我们的一些⼲部,总以为有了程序就有了‮主民‬,于是就只在程序上下功夫,却从来没有在‮主民‬上下过功夫。我们在形式上虽然有很多改进,但实质并没有更多的变化。我们的代表,几乎全都是⼲部;我们的人大代表,大部分其实还是⼲部;我们的政协委员,绝大多数其实也还是⼲部;推举出来的群众代表,往往都是⼲部指定出来的代表。那么,我们倾听老百姓呼声的渠道究竟在哪里?这些年来,不少刚刚被提拔起来的⼲部,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,实在是令人担心哪!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违背‮民人‬意愿、违背的原则的利益圈子,这个利益圈子再与权力圈內的‮败腐‬者相结合,形成权力层中的‮败腐‬权势,他们必然会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⼲部监管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,以实现他们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。由他们推举选‮子套‬来的⼲部,又会是怎样的⼲部?又如何能代表‮民人‬的本利益?这种状况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,实在是太危险了!

 其实类似的话,上上下下的很多‮导领‬、很多⼲部群众也都给他说过。是的,我们⼲部监管任用机制的完善和改进,也确实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了。

 那么,眼前嶝江的情况呢?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城市,有十几万群众上街请愿。且不说它的表达方式,也不用揣摩他们的思想情,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,也都是一种民意的表露。至少也能说明一点,夏中民这样的⼲部,是老百姓和拥戴的⼲部!

 说实话,这么多年了,尤其是近两年来,在省委门口‮坐静‬请愿的群众几乎成了家常便饭,隔三差五的就会来那么一次。‮败腐‬问题,工程问题,拆迁问题,司法问题,不是申诉冤情,就是状告贪官。然而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请愿‮访上‬,却是为了要留住一个好官,在郑治邦多年的从政生涯中,还确确实实是第一次遇到!

 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吗?绝无可能。没有什么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內,发动起来这么多的⼲部群众,而且计划得如此周全,行动得如此快捷。同时,任何人都没有这种实力、能力、财力、物力和人力!

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做到这一点,那就是深深植于老百姓中间的那种相依为命,无以割舍的⾎⾁关系!

 郑治邦本来想明天再去嶝江,直接同群众见面。但听到这消息后,他一刻也坐不住了,就在今天夜里,他必须亲自去看看这些‮访上‬请愿的群众。他真的想见见他们,想同他们坐坐,想从这些人的嘴里了解了解这个夏中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⼲部。

 他什么人也没有通知,既没有带‮安公‬,也没有带武警,事先也没有给这些‮访上‬请愿的群众打招呼,就他们几个省委的‮导领‬,还有各自的秘书,悄悄地来到了‮访上‬群众的聚集地之一,林业厅招待所。  m.MIyAnXs.cC
上章 国家干部 下章